【荷蘭大小事 10】材料與生態工程 Materials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

Ai-Yu Liou
Dec 24, 2020

| 撰文日期:May. 24, 2019

和組員一起做的個案研究-「如何在混凝土表面長出苔蘚塗鴉」。河堤上的白色顏料是優格、糖水,和苔蘚的混合物。我們在河堤塗抹上苔蘚混合物後,定期觀察苔蘚在混擬土上的生長過程,以及生物和材料表面的交互作用。這項個案研究是「游擊園藝運動」(Guerrilla Gardening)工作坊的作業,同時也和我們這組的期末報告主題-「水泥材料的生物容受性」(Design of Cementitious Materials for Bio Receptivity)有所關聯。

現在於 TU Delft 學習的專業是「永續發展的材料」(Material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),專業裡其中一門選修課是開設在土木工程系底下的「材料與生態工程」。開授這門課的教授Henk Jonkers,本身是自癒性生物混擬土(Self-healing concrete)的發明者,也因為研發這項創新的發明而多次榮獲荷蘭的科技獎項。這門課程的兩大重點分別是:(1) 針對建案與土木工程的「生命週期評估」(Life cycle analysis, LCA)以及 (2) 生態工程在建築和都市規劃中的實際應用。

課程期間,Henk Jonkers 向我們介紹了生命週期評估最基本的方法論,並讓同學們進行多次的實際操作。課程中所使用的「生命週期評估」架構,是以荷蘭在2012年發布的建築法規為依據,將11項環境影響項目納入評估,包括全球暖化、淡水生態系毒性、優養化及化石燃料消耗等等。這項法規規定:只要是2013年以後建設的荷蘭住宅、辦公室(使用者面積大於100平方米),就必須針對不同的工程階段和物流,進行完整的生命週期評估。如果操作適當,「生命週期評估」得出的結果能幫助工程師和建案設計者做出對環境更友善的選擇,或進一步優化設計。

除了LCA之外,我們還學習了以下的主題:

(1) 永續材料和再生能源的使用

(2) 建築植生牆系統的設計

(3) 自然生態系的12種功能

(4) 環境與建築材料之間的交互作用

課程中,空間尺度最大的主題是「基礎建設與景觀生態」。這項主題在探討如何使用生態工程的方法,降低棲地零碎化和公路干擾對動植物造成的影響,包括設計魚梯、生態廊道,和路邊植被的應用。這門課令人喜愛的點在於,教授並不是簡單地把專有名詞帶過去而已,而是鉅細靡遺的講述這些設計背後的邏輯和生態考量,並舉了許多失敗或成功的案例來佐證。

然而,課程中啟發我最大的主題其實是「自然建築」的概論,包括其建築工法、土團材料的性質,發展潛力和工程上的限制。教授的博士班學生 — Yask Kulshreshtha 曾受邀到課上分享他在自然建築材料上的研究。Yask 曾在他的祖國印度,揹包旅行了九個月,一路上借宿於不同的土造建築之中,採訪各地居民對自然建築的使用經驗和背後想法。他發現許多區域的人們不見得能接受土造建築,因為那在他們的社會裡象徵著「貧窮」。即使自然建築對環境來說更加永續、建築成本低,材料也更容易取得,許多人們卻因為社會建構的價值觀,而嚮往著以水泥和鋼筋打造的建築。為了讓自然建築發揮最大的效益,Yask開始研究土團背後的材料科學,期望在未來增加其防水性和耐用度,並透過提升美學的建築設計,讓人們以全新的角度認識自然建築、慢慢擺脫「土造建築 = 貧窮」的觀念。聽到Yask一路走來的經歷讓我覺得深受感動,因為他不僅熟悉自然建築的科學知識,還曾深入走訪地方,實際去了解自己所研究的主題與社會之間的連結,可說是打破學術象牙塔、讓科技與社會實際接軌的最好案例。

推薦影片

(1) Yask Kulshreshtha 的自然建築研究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Pi3oxvdB9I

(2) TED「游擊園藝運動」(Guerrilla Gardening)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time_continue=2&v=EzZzZ_qpZ4w

--

--